尚一网记者 杨晟 通讯员 田华 文/图
“6年来,我们夫妇在全镇水稻示范基地创建示范区,累计生产粮食787万余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6年每亩稳定在1550斤以上……”会场上,发言者话说到一半,哽咽了。
这是近日发生在临澧县新安镇人大组织的关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专题调研会上的一幕,发言者是潘家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镇人大代表邓桂香。去年12月,她的丈夫侯云山意外去世,2000多亩双季稻种植面积,两家合作社,一个家庭农场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
邓桂香(左一)参加镇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事过半年,每逢在外人面前说起丈夫,邓桂香都会触景生情,大家知道她仍处在痛失丈夫的悲痛心情中,但是她迅速进入角色,将合作社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全镇粮食产业建言献策的所作所为,令人敬佩。
2013 年至2015 年,侯云山返乡创业,流转了少量无人耕种的耕地从事水稻、油菜种植,并购买了收割机和拖拉机服务周边农户。2016 年至2017年,为了更好地带动和服务周边农户,侯云山相继成立了临澧县潘家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潘家台农机专业合作社、云山家庭农场。2021年年底,合作社共有双季稻种植面积 2738 亩,烘干机组 4 套,农业机械 17 台,成为新安镇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
指导田间管理。
侯云山去世时,正值年尾,土地流转费、工人的工资都在等着邓桂香结算,从未经手过账目的邓桂香一下傻了眼,这些费用加上这些年丈夫扩大规模时向银行和亲友借的钱,算下来有280多万元。
冷静过后,邓桂香在朋友圈发出了通知,承诺自己会承担所有债务,并用小本子登记好每一笔账,一个个打去电话告知。随后,她和学会计的女儿一同学着做账,同时忙着年底粮食收购、销售,在母女俩的齐心协力下,合作社、加工厂逐渐恢复正常。赚一点还一点,还一点划一笔,邓桂香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划痕,直到今年4月,在完成早稻育秧后,她已经还了110万元的债务。
“即使咬着牙,也要把合作社继续做下去。”邓桂香认为,做生意有债务很正常,丈夫虽然留给他的是一大笔欠款,更重要的是一份事业。这几年,在丈夫的经营下,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不断更新,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铲车等应有尽有,马力也翻了番,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侯云山被评为“临澧县先进种粮大户”,2020年潘家台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21年1月,云山家庭农场被评为2021年全省先进种粮家庭农场。
“大伯,今年计划种多少亩粮食?” “各项惠农政策都享受到了吗?”“农资价格上涨了,资金方面有没有压力?”作为镇人大代表,邓桂香积极履职,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粮食生产、集中育秧、耕地抛荒治理、稻油轮作、旱杂粮生产情况,践行人大代表“微调研真建议”,并提出了“农资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建议。
“上周五,我把20万元的菜籽销售款还给了银行贷款,又少了一笔账。”对于未来,邓桂香坦言,先认真做好手上的事,努力还完账,把合作社稳定下来,再慢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