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力菲 通讯员 佘冰卉 文/图
沅澧大地,湖泊众多,河流纵横。对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常德而言,最大的民情是水情,最大的民生是饮水安全。
截至目前,常德市共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361处,其中,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2处、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11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163处、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185处。如何守护好这361口“水缸子”,让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常德市委、市政府用7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2016年至今,常德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在100%;今年一季度,“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9%,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2020年,常德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
《常德日报》7月27日4版。
高位推动 全省率先立“规矩”
2016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打响了全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攻坚战”。
随后,常德市委、市政府立即召集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人防办)等10多家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专项行动工作,并出台了《常德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了部门、区域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鼎城区某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二级保护区边缘存在一处临时沥青渣堆放点,现场正加速清理。
同年,常德市正式启动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行动。由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进行执法检查,并对查找出来的问题下达督办函。年底,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问题整改方案,并要求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进行摸底排查,明确提出了“一源一档、一源一策”的工作要求。
“在2013年前,常德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只有22处,大都集中在县城以上区域,很多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排污与取水、投肥与饮水现象并存。”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赵军介绍,2014年,常德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划定工作,责令7家影响饮用水源保护的工业企业和养殖企业关闭或搬迁,为2016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摸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相关工作台账。
摸清底数后,常德市对全市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建立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计划。从2017年起,常德市每个月对任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保护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推动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采取通报批评、挂牌督办、公开约谈等措施,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016年,常德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常德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简称“《条例》”)。该《条例》分为总则、饮用水水源的确定、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六个章节,从法律层面为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条例》和随后出台的《常德市城市河湖环境保护条例》是常德市颁布的第一部、第二部地方性法规,这体现了常德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重视。
今年,常德市又对《条例》进行修订。目前,《条例》修订草案已进入初审阶段。据悉,《条例》修订后,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内一般环境违法行为(违规垂钓、破坏防护围栏等行为)的行政处罚权下放到乡镇,解决了基层没有执法权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地方监管能力。
从2019年开始,常德市生环委办还将饮用水水源环境整治纳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工作考核任务,坚持一月一调度一通报一排名,形成了齐抓共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饮水安全,千金不换。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投入真金白银,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整治的力度。据统计,常德市仅用于津市西毛里湖、安乡珊珀湖、澧县王家厂水库、桃源黄石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整治的资金就达到4亿多元。经过全方位整治修复,从根本上保障了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水源、水量和水质。
全力攻坚 提前完成销号任务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常德市严格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总体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2016年、2017年、2019年、2021年先后启动市级、县级、“千吨万人”和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累计完成了170多个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环境问题整治,其中市级、县级、“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问题整治已基本完成,2022年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任务提前2个月完成验收销号,销号速度排名全省第三。
2017年,在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排查过程中发现,沅江南岸沅南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左右(二级保护区内)存在一家砂石场。该砂石场配套建有2条输砂传送设施,将停靠在江边的运砂船上的砂石运入场内。砂石传输露天进行,每年砂石输入量约1万吨,存在严重扬尘污染,船只靠岸存在燃油泄漏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市城区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鼎城区郭家铺街道一砂石场取缔后,水清岸绿,生态得到恢复。
该砂石场位于鼎城区郭家铺街道,发现问题后,鼎城区会同市直相关部门立即行动,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将该砂石场彻底拆除。随后,鼎城区还对周边堤岸进行了覆绿,并设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二级保护区的标识标牌。
7月11日,再次来到原砂石场处,记者发现,砂石场已改建为环卫车辆的停车坪,过去“光秃秃”的堤岸也已长满青草,不时还能看见鸟群在水边嬉戏。市生态环境局鼎城分局副局长张立兵介绍,今年来,沅江南岸沅南水厂取水口的水质平均达到Ⅱ以上。
澧县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位于澧水艳洲大坝上游,属于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总面积3.56平方公里,服务县城区约30万人口的安全饮水。2022年,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该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二级保护区边缘存在旅游建设项目。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整改,不仅拆除了游乐设施,设立了安全围栏和监控摄像头,并举一反三,对上游地区开展摸排,取缔了上游1000米处的一家临时非法砂石码头,要求茶园皮蛋厂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
由于洞庭湖区地下水本底值铁、锰超标,导致西湖、西洞庭等地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源水质难以达标。常德市按照“地下水改地表水,大水厂替代小水厂、城乡一体化供水”总体思路,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大型水源扩面联网供水,积极优化压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数量。2020年,常德市结合城市联网供水,取消了5处环境问题较多、整治难度较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待“两西”区域大水厂工程完成后,常德市预计可取消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近20处。
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是饮水安全的“薄弱环节”。从排查情况来看,常德市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主要存在标识标牌、防护设施建设不到位和二级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
验收销号组在供水站检查。
7月15日,记者跟随验收销号组来到石门县,对常德市2022年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现场验收销号。“停车!前面得步行上去。”在验收销号组专家罗泽军的带领下,大家步行上山,往上走,山路越来越窄,到最后,左边是万丈悬崖,右边是陡峭山壁,山路仅能一人通行。步行半小时,大家才到达壶瓶山镇山羊湾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这里的水源关系到周边两到三个村、上千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罗泽军说,虽然人迹罕至,但饮用水源的标识标牌还是必须要有。通过现场核查,专家组认定标识标牌都已经建设到位。
蒙泉镇太浮水库二级保护区内有12户居民。经排查发现,这12户居民生活存在生活污水直排、污染饮用水源的问题。在望仙树村村民董新文家,记者看到,刚建好的“3+1”滤池已投入使用。“现在家里所有的生活污水都流入滤池,经过3级过滤,最后进入生态滤池,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董新文告诉记者,改造费用由乡镇承担,目前村里12户居民均已改造到位。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二级保护区内居民改造的“3+1”滤池是否正常运行。
鼎城区石板滩镇白龙潭水库关系到周边3个村5000多人的饮水安全。过去,由于开采石煤矿,水库又无防护设施,经常有人进入水库游泳、钓鱼。7月11日,来到白龙潭水库,记者发现,水库周边围起了330米长、2米高的防护栏,有效阻断了人类活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的影响。
同心协力 织密饮水安全“防护网”
饮水安全要“治”,更要“守”。7年来,常德市探索出一句“三字诀”,守护饮水安全。
做实一个“查”字。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数量多,分布广,且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地势险要,排查难度大。今年3月起,在第三方技术公司的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采取无人机、奥维地图等高科技手段,对55处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进行排查,精准排查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113个。
对排查出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成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问题整治专家组,并联合专家组每月开展一次难点整治任务的现场帮扶,为全市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排查出的问题依法处理、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市住建局(市人防办)建立月调度制度,对整治进度、具体整治内容定期汇总通报;相关乡镇(街道)制定定期巡查制度,确保按时销号;最后,市生态环境局还将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改见实效。
从2016年起,我市开始建立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问题“回头看”制度,目前已经完成市级、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问题“回头看”,正在对“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境问题进行“回头看”。
强化一个“监”字。近年来,常德市对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每月开展29项饮用水水源指标监测,每年开展1次水质109项指标全分析;对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每月开展地表水24项常规指标监测,每季度开展饮用水水源29项指标监测,每两年开展1次水质全分析;对“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每季度开展饮用水水源监测;从今年开始,还将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纳入饮用水水源监测范围,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石门县还建立了县、乡、村、供水站“四级巡查”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日常监管。石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所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每年巡查1到2次;乡镇(街道)对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每月巡查1次;村(社区)每周巡查1次;供水站进行日常巡查。
编好一个“预”字。常德市还建立了不达标水体警示机制,一旦发现水质超标水体,立即向辖区政府发函警示交办,督促查析原因、马上整改,仅2020年就对相关区县(市)下达警示交办函70多份,成功化解多起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安全隐患。
常德市还制定了《常德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每年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同时积极提升各自来水厂的处理能力,配备应急投加装置;在各水厂均建有应急物资仓库,常备应急处理物资。
饮水安全的守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常德市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补齐短板,推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守护好常德人民“水缸子”的安全。